脑梗死
治疗价格区间:
挂 号 科 室:脑病科
治 疗 周 期:
  • 治疗方法

    医生会根据不同的病因、类型、发病时间等来确定脑梗死的治疗方案。在卒中二级预防的基础上,医生可能会选择改善脑循环、脑保护、降颅压等的治疗措施。在时间窗内(时间窗指从脑梗塞患者发病到开始治疗的时间,与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息息相关)有适应证且无禁忌症的患者,医生会考虑进行溶栓治疗。 危急情况如何处理? 患者可能会出现突然昏迷、突然偏瘫等紧急情况。为避免患者脑部缺血造成脑部细胞组织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导致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对于在时间窗内且没有禁忌症的患者,医生需要立即进行溶栓治疗或手术治疗: 静脉溶栓治疗 目的:急性脑栓塞可以采用急性期溶栓药物来溶解栓子,血管再通,使缺血脑组织重新获得血供。 常用药物: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手术治疗 目的:将动脉内血栓取出或脑血管成形术,血管再通,使脑组织重新获得血供。 常用方法:动脉溶栓、动脉取栓、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CAS)[4]。 脑梗死有哪些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4] 抗血小板药物 目的:大部分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一般会给予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脑梗复发或进展。 常用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嘧达莫等。 抗凝治疗药物 目的:对于心源性栓塞、高凝状态导致的脑梗患者,预防脑梗再发。 常用药物:华法林、新型抗凝药物(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艾多   沙班)、低分子肝素等。 降血压药物 目的:降低患者的血压,保证大脑血流灌注(单位时间内流入大脑内的血液量)。 常用药物: 吲达帕胺、硝苯地平控制片、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氯沙坦钾、替米沙坦、倍他乐克等。 降血脂药物 目的:降低患者的血脂,稳定斑块。 常用药物: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等。 降血糖药物 目的: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 7.8~10 毫摩尔/升。 常用药物: 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西格列汀、胰岛素等。 脑水肿治疗药 目的:降低颅内压,维持足够脑灌注和预防脑疝发生。 常用药物:甘露醇、甘油果糖、呋塞米等。 脑保护剂 目的:清除自由基,改善线粒体功能等。 常用药物:依达拉奉、胞磷胆碱等。 预防上消化道出血药物 目的:防止患者因为呕吐、应激反应或药物刺激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常用药物: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质子泵抑制剂等。 手术治疗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通过手术将颈动脉内膜与外膜分开,切除部分内膜,扩大动脉血管内血液流量,缓解大脑供血不足情况。 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CAS)[4]:不适合 CEA 手术治疗的血管,尤其是颅内段血管,可以进行介入治疗,改善血供。 去骨瓣减压:对于大面积脑梗死、水肿明显、有脑疝风险的患者,可以考虑去骨瓣减压手术,预防脑疝形成,挽救生命。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包括肢体肌力、吞咽功能、语言能力、记忆能力的康复治疗。目的:尽可能保持健康和独立生活能力,学会适应卒中对大脑和身体造成的影响,适应家庭、亲友和社区生活,能够自己独立生活,维持正常生活状态。 疾病发展的结果怎样? 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本病一般为急性发作性疾病,需要及时接受治疗,一旦延误病情,或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可能会对脑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导致后遗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的危及生命。 如果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及时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治愈率,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最大限度降低后遗症的风险,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当前章节:治疗方法
病友讨论
推荐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公立综合
医保
三级甲等
  前身是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基督教会1892年在成都建立存仁、仁济医院;1914年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成立医学院,将其作为教学医院。经过113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已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的综合性研究型临床医学院及教学医院;1990年被卫生部评定为三级甲等医院。是中国高等医学教育重要基地,西南地区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循证医学中心,国家新药、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华西医院是中国规模庞大的医院之一,是中国西部疑难危急重症的国家级诊疗中心,在复旦大学2009年度和2010年度中国佳专科声誉和佳医院排行榜上,连续两年名列全国第二。
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医院综合排名NO.2
预约电话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公立综合医保三甲
浙二医院是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二医院开放床位1900张,年门急诊量超过160.68万人次,住院病人超过4.82万人次;现有正式职工2256人,高级职称专家395人,其中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3人、获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名,博士生导师45人,拥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及博士后站。拥有中华医学会分会主任一名、常委多名和大陆唯一的美国外科学院荣誉院士。浙二医院学科齐全,拥有临床和医技科室45个。尤以急诊医学、普外、肿瘤、神经内外科、骨科、眼科、心内、胸外、呼吸、口腔和耳鼻咽喉科等闻名。自50年代开始,余文光教授完成了国内第1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开创了中国胰十二指肠手术的先河;石华玉教授在国内胸外科首创椎旁阻滞下肺切除等手术;耳鼻喉科开展头颈部肿瘤及全喉切除发音重建等手术。浙二医院重视医疗质量管理,院内附设浙江省各类医学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中心:浙江省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浙江省临床麻醉质量控制中心浙江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浙江省烧伤救治技术指导中心浙江省药物滥用监测中心浙江省临床营养指导中心浙江省病历管理质量控制中心浙江省骨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浙江省高压氧医疗量控制中心浙二医院的患友热评疾病:骨折,小儿斜视,甲状腺疾病,冠心病,脑部肿瘤,帕金森,白内障,乳腺癌,肝癌,胃十二指肠疾病,肺癌,胆结石,骨癌,哮喘,骨关节病。
解放路院区:浙江杭州市解放路88号;滨江院区: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江虹路1511号
医院综合排名NO.16
预约电话
推荐医生
屈云
主任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教授,病区主任,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双硕士,美国LOMA LINDA大学硕士(2002)和华西医科大学硕士(1998)。长期从事临床医学、教学、科研工作。历任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青委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康复医学会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成都物理医学与康复专委会委员。四川大学临床优秀带习教师、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骨科和神经科疾病的作业治疗技术研究,研究方向是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近年来,参与或负责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局GCP中心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50余篇,曾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编及撰写“姑息医学”、“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学”、“评定学”、“作业治疗学”等多部著作。主要从事骨科和神经科疾病的作业治疗技术研究,研究方向是神经脑病康复治疗。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康复专委会委员;中国老年协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康复医学会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成都物理医学与康复专委会委员,获得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局GCP中心及省、部级课题基金资助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华西医院GCP中心脑病专业负责人。参与撰写“姑息医学”、“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学”、“评定学”、“作业治疗学”等多部著作。主要从事骨科和神经科疾病的作业治疗技术研究。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