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翼状胬肉?所谓“胬”指的是一种肉状的物体,所以,顾名思义,翼状胬肉就是长的像昆虫翅膀的肉状物体,它一般生长于眼球表面,由球结膜向角膜延伸,可以理解为其生长的方向一般是从眼球白色的部分朝向黑色部分延伸[1][2]。哪些最常见的症状表现可能提示得这个病?翼状胬肉体积较小时,许多患者仅可在照镜子时,发现眼球表面翅膀样的新生的异常物体。主体呈现白色,内含有红色小血丝。或有轻微眼球异物感、眼红等。严重者而后可能出现视力下降、重影、眼球运动障碍等[1][3]。为什么会得这个病?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长期、高强度的紫外线照射、人类乳头状病毒(HPV)感染、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遗传物质改变等因素有关,多见于成年、老年人及长期户外劳动者,其发病率尚无确切的统计数据。[2]。有哪些分类或分型?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可以分为进展期和静止期,不同分期患者临床表现不一样,其治疗方式也不同。进展期翼状胬肉生长较快,且充血后会变肥厚,患者此时症状通常较为明显,如眼内异物感、视力明显下降等。此时,治疗上更倾向于手术治疗。静止期翼状胬肉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病灶变透明,患者可以没有任何不适,仅表现为眼部新生物[1]。 如何治疗?本病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抗炎药、抗代谢药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能治愈吗?本病可以治愈,但是存在复发的可能。本病的患病情况如何?本病不同区域患病率差异较大,低纬度地区、高海拔、长期户外工作的人群患病率较高。我国广东地区患病率约为 16.54%,西藏拉萨及林芝地区为 22.79%,云南怒江地区为 4.4%,宁夏银川地区为 6.16%[1]。本病会遗传吗?会传染吗?本病不是遗传病,但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本病不会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