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
治疗价格区间:1000+
挂 号 科 室:脑病科
治 疗 周 期:无固定期
  • 治疗方法

      o西医治疗

      治疗原则:高血压的治疗,首先要全面评估患者高血压分级是否存在危险因素,确定高血压的危险度,然后制定合理的方案给予治疗。

      心血管疾病常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年龄﹥60岁的男性或绝经后的女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高血压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低度危险组:治疗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的非药物治疗或中医药整体辨证调理为主。无效者,再选择合理的西药予以治疗。

      中度危险组:治疗除改善生活方式外,给予药物治疗。

      高度危险组:必须药物治疗。

      极高危险组:必须尽快给予强化治疗。

      一、非药物治疗

      所有高血压患者初步诊断后,均应立即采取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的非药物治疗,非

      药物治疗包括限制钠盐、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限制烟酒、适当运动、减轻工作压力、

      保持乐观心态和充足睡眠等[5.6]。

      二、药物治疗 [2.5]

      1.利尿剂

      用于轻、中度高血压,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的治疗。

      (1)噻嗪类 ①氢氯噻嗪,每次12.5~25mg,每日1~2次,口服;②氯噻酮,每次12.5~25mg,每日1次。此类药物易引起低血钾及血糖、血尿酸、血胆固醇增高,因此,糖尿病、高脂血症慎用,痛风患者禁用。

      (2)袢利尿剂 呋塞米,每次20~40mg,每日1~2次。利尿作用强而迅速,可致低血钾、低血压。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保钾利尿剂 ①螺内酯,每次20mg,每日2次;②氨苯蝶啶,每次50mg,每天1~2次。本类药物可引起高血钾,不宜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此外,吲达帕胺兼有利尿及钙拮抗作用,能有效降压而较少引起低血钾,它可从肾外(胆汁)排出,可用于肾衰竭患者,有保护心脏的作用。高脂血症及糖尿病患者慎用。常用剂量每次2.5~5mg,每日1次。

      2. β受体阻滞剂

      通过肾素释放的抑制、神经递质释放的减少、心排出量降低等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1、2级高血压患者比较适用,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有心绞痛、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交感神经活性增高以及高动力状态的高血压患者。

      常用制剂:①美托洛尔,每次25~50mg,每日2次;②阿替洛尔,每次50~100mg,每日1次;③阿罗洛尔,每次10mg,每日2次;④比索洛尔,每次5~10mg,每日1次;⑤卡维地洛(兼有α受体阻滞作用),每次12.5~25mg,每日1次。本类药物有抑制心肌收缩力、房室传导时间延长、心动过缓、支气管痉挛等副作用,可能有影响糖、脂肪代谢等不良反应,因此不宜用于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外周动脉疾病等。慎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酌情用于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患者。不宜与维拉帕米合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用药后不宜突然停用,因可诱发心绞痛,切忌突然停药,以免引起反跳。

      3. 钙通道拮抗剂

      可用于中、重度高血压的治疗,适宜于单纯性收缩压增高的老年病患者。CCB有维拉帕米、地尔硫和二氢吡啶类。前二者抑制心肌收缩及自律性和传导性,不宜应用于心力衰竭、窦房结功能低下、心脏传导阻滞患者。二氢吡啶类近年来发展迅速,对心肌收缩性、传导性及自律性的抑制少,应用较为普遍。

      常用药物有:①硝苯地平,每次5~10mg,每日3次;②硝苯地平缓释片,每次30~60mg,每日1次,或每次10~20mg,每日2次;③硝苯地平控释片,每次30~60mg,每日1次;④尼群地平,每次10mg,每日2次;⑤非洛地平缓释片,每次2.5~10mg,每日1次;⑥氨氯地平,每次5~10mg,每日1次;⑦拉西地平,每次4~6mg,每日1次。硝苯地平由于使血管扩张、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可出现心率加快、颜面潮红、头痛、下肢浮肿等不良反应,尤以短效制剂明显,其交感激活作用对冠心病的预防不利,故不宜长期应用,而长效制剂不良反应明显减少,降压平稳持久、患者耐受好、依从性高可长期应用。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可以用于各种类型、各种程度的高血压,ACEI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改善蛋白尿的作用,对伴有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大、心肌梗死后、房颤、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慢性肾脏疾病、代谢综合征、糖耐量降低及糖尿病肾病等合并症尤为适宜。妊娠高血压、严重肾衰竭、高血钾者禁用。

      常用药物:①卡托普利,每次12.5~50mg,每日2~3次;②依那普利:每次10~20mg,每日2次;③贝那普利,每次10~20mg,每日1次;④培哚普利,每次4~8mg,每日1次;⑤赖诺普利,每次10~20mg,每日1次;⑥福辛普利,每次10~40mg,每日1次。ACEI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刺激性干咳,其发生率为10%~20%,可能与体内缓激肽增多有关,停药后可消失,少数患者有皮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血肌酐超过3mg/dL时慎用,应定期监测血肌酐及血钾水平。

      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从受体水平阻断AngⅡ的收缩血管、水钠潴留及细胞增生等不良作用,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同时还有保护肾功能、延缓肾病进展、逆转左心室肥厚、抗血管重构等作用,总体作用明显优于ACEI。

      常用药物:①氯沙坦,每次25~100mg,每日1次;②缬沙坦,每次80~160mg,每日1次;③厄贝沙坦,每次150~300mg,每日1次;④坎地沙坦,每次4~8mg,必要时可增至12mg,每日1次。此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可能有轻微头痛、水肿等,一般不引起刺激性干咳。其治疗对象和禁忌证与ACEI相同,用于不耐受ACEI的干咳患者。

      6.α受体阻滞剂

      一般不作为高血压的首选药。适用于高血压伴前列腺增生等患者,也用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α受体阻滞剂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首剂低血压反应、体位性低血压及耐药性,最好住院时使用。

      常用药物:①哌唑嗪,每次0.5~2mg,每日3次;②特拉唑嗪,每次1~8mg,每日1次。α受体阻滞剂因副作用较多,目前不主张单独使用,但是在复方制剂或联合用药治疗时还在使用。

      7.肾素抑制剂

      为一类新型RAS阻滞降压药,其代表药为阿利吉伦,每次150~300mg,每日1次。妊娠高血压禁用。

      8.其他

      复方罗布麻叶片、复降片、珍菊降压片等降压作用温和,价格低廉,可酌情选用。

      其他治疗

      o中医治疗

      中医以辨证论治为基础,主要分为肝阳上亢证、痰湿内盛证、瘀血阻窍证、肝肾阴虚证、肾阳虚衰证。每个证型均有其对应的主症和次症,需经医生面诊后选择对应的方药治疗。

      中医常见药物治疗

      1.肝阳上亢证

      症状:头晕头痛,口干口苦,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阳亢化风者,加羚羊角粉、珍珠母以镇肝息风。

      2.痰湿内盛证

      症状:头晕头痛,头重如裹,困倦乏力,胸闷,腹胀痞满,少食多寐,呕吐痰涎,肢体沉重,舌胖苔腻,脉濡滑。

      治法:祛痰降浊。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痰热蕴结者,加天竺黄、黄连以清热化痰;脾虚湿困者,加砂仁、藿香、焦神曲以健脾化湿。

      3.瘀血阻窍证

      症状:头痛经久不愈,固定不移,头晕阵作,偏身麻木,胸闷,时有心前区痛,口唇发绀,舌紫,脉弦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气虚明显者,加黄芪、党参以补气活血;阳虚明显者,加仙茅以温阳化瘀;阴虚火旺者,加龟板、鳖甲以养阴清火。

      4.肝肾阴虚证

      症状:头晕耳鸣,目涩,咽干,五心烦热,盗汗,不寐多梦,腰膝酸软,大便干涩,小便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细弦。

      治法:滋补肝肾,平潜肝阳。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心肾不交者,加阿胶、鸡子黄、酸枣仁、柏子仁等交通心肾,养心安神。

      5.肾阳虚衰证

      症状:头晕眼花,头痛耳鸣,形寒肢冷,心悸气短,腰膝酸软,遗精阳痿,夜尿频多,大便溏薄,舌淡胖,脉沉弱。

      治法:温补肾阳。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

      常用中药制剂

      1.松龄血脉康胶囊

      功效:活血化瘀,平肝潜阳。适用于瘀血内阻、肝阳上亢证。用法:口服每次3粒,每

      日3次。

      2.天麻钩藤颗粒

      功效:平肝潜阳。适用于肝阳上亢证。用法:口服每次1包,每日3次。

      3.养血清脑颗粒

      功效:养血平肝,活血通络。适用于血虚肝旺证。用法:口服,每次4g,每日3次。

      4.六味地黄丸

      功效:滋阴补肾。适用于肾阴亏损证。用法:口服,每次1粒,每日2次。

      5.金匮肾气丸

      功效:温补肾阳,化气行水。适用于肾虚证。用法: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中西医]。

      中医其他治法

      疾病发展[5]

      高血压是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害常见而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程越长,靶器官损害越严重。一些轻度高血压患者,经适当综合治疗,可以治愈;大多数患者坚持合理用药,改变生活方式,可以改善症状,延缓并发症出现;若治疗不当可出现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当前章节:治疗方法
视频科普
病友讨论
推荐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公立综合
医保
三级甲等
  前身是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基督教会1892年在成都建立存仁、仁济医院;1914年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成立医学院,将其作为教学医院。经过113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已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的综合性研究型临床医学院及教学医院;1990年被卫生部评定为三级甲等医院。是中国高等医学教育重要基地,西南地区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循证医学中心,国家新药、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华西医院是中国规模庞大的医院之一,是中国西部疑难危急重症的国家级诊疗中心,在复旦大学2009年度和2010年度中国佳专科声誉和佳医院排行榜上,连续两年名列全国第二。
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医院综合排名NO.2
预约电话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公立综合医保三甲
浙二医院是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二医院开放床位1900张,年门急诊量超过160.68万人次,住院病人超过4.82万人次;现有正式职工2256人,高级职称专家395人,其中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3人、获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名,博士生导师45人,拥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及博士后站。拥有中华医学会分会主任一名、常委多名和大陆唯一的美国外科学院荣誉院士。浙二医院学科齐全,拥有临床和医技科室45个。尤以急诊医学、普外、肿瘤、神经内外科、骨科、眼科、心内、胸外、呼吸、口腔和耳鼻咽喉科等闻名。自50年代开始,余文光教授完成了国内第1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开创了中国胰十二指肠手术的先河;石华玉教授在国内胸外科首创椎旁阻滞下肺切除等手术;耳鼻喉科开展头颈部肿瘤及全喉切除发音重建等手术。浙二医院重视医疗质量管理,院内附设浙江省各类医学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中心:浙江省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浙江省临床麻醉质量控制中心浙江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浙江省烧伤救治技术指导中心浙江省药物滥用监测中心浙江省临床营养指导中心浙江省病历管理质量控制中心浙江省骨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浙江省高压氧医疗量控制中心浙二医院的患友热评疾病:骨折,小儿斜视,甲状腺疾病,冠心病,脑部肿瘤,帕金森,白内障,乳腺癌,肝癌,胃十二指肠疾病,肺癌,胆结石,骨癌,哮喘,骨关节病。
解放路院区:浙江杭州市解放路88号;滨江院区: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江虹路1511号
医院综合排名NO.16
预约电话
推荐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