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定义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根据目前采用的国际统一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就可以确诊为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的95%以上;继发性高血压为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有明确病因,约占高血压的5%。《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2012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而且高血压的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WHO相关研究显示,按照目前的趋势,2025年全球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将突破29%,全球将有近16亿成年人成为高血压人群。高血压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心力衰竭、脑卒中、终末期肾病及外周血管疾病最重要的高危因素之一。
分类: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流行病学:高血压患病率和发病率在不同国家、地区或种族之间有差别,工业化国家较发展中国家高,美国黑人约为白人的2倍。高血压患病率、发病率及血压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高血压在老年人较为常见,尤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多[1]。
中国高血压调查最新数据显示,2012—2015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粗率为27.9%(标化率23.2%),与1958—1959年、1979—1980年、1991年、2002年和2012年进行过的5次全国范围内的高血压抽样调查[4]相比,虽然各次调查总人数、年龄和诊断标准不完全一致,但患病率总体呈增高的趋势。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和流行存在地区、城乡和民族差别,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男性高于女性,北方高于南方,呈现大中型城市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的特点;沿海高于内地;城市高于农村;高原少数民族地区患病率较高。
中医定义
高血压与中医“风眩”相似,根据相关临床症状亦可归属于“眩晕”“头痛”“中风”等范畴。
发病人群:
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女性皆可发,男性高于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