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
高血压的病因为多因素的,可分为遗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由于多种后天因素使血压的调节失代偿所致,具有一定的遗传背景。
1. 遗传因素
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发病概率高达46%。约60%
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的遗传可能存在主要基因显性遗传和多基因关联 遗传两种方式。在遗传表型上,不仅高血压发生率体现遗传性,而且在血压高度、并发症发生以及其他有关因素如肥胖等也有遗传性。近年来有关高血压的基因研究报道很多,但尚无突破性进展。关于高血压的基因定位,在全世界进行的二十多个高血压全基因组扫描研究中,共有三十多个可能有关的染色体区段。
2.环境因素
(1)饮食∶不同地区人群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与钠盐平均摄入量显著正相关,但同一地区人群中个体间血压水平与摄盐量并不相关,摄盐过多导致血压升高主要见于对盐敏感的人群。钾摄入量与血压呈负相关。高蛋白质摄入属于升压因素。饮食中饱和脂肪酸或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较高也属于升压因素。饮酒量与血压水平线性相关,尤其与收缩压相关性更强。我国人群叶酸普遍缺乏,导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与高血压发病正相关,尤其增加高血压引起脑卒中的风险。
(2)精神应激∶城市脑力劳动者高血压患病率超过体力劳动者,从事精神紧张度高的职业者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较大,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听力敏感性减退者患高血压也较多。此类高血压患者经休息后症状和血压可获得一定改善。
(3)吸烟∶吸烟可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加而使血压增高,同时可以通过氧化应激损害一氧化氮(NO)介导的血管舒张引起血压增高。
3. 其他因素
(1)体重∶体重增加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的类型与高血压发生关系密切,腹型肥胖者容易发生高血压。
(2)药物∶服避孕药妇女血压升高发生率及程度与服药时间长短有关。口服避孕药引起的高血压一般为轻度,并且可逆转,在终止服药后3~6个月血压常恢复正常。其他如麻黄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甘草等也可使血压增高。
(3)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SAHS是指睡眠期间反复发作性呼吸暂停。有中枢性和阻塞性之分。SAHS患者50%有高血压,血压升高程度与SAHS病程和严重程度有关[1.5]。
中医:
本病主要由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久病过劳及先天禀赋不足等,致使机体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紊乱,阴阳失去平衡,清窍失聪,形成以头晕、头痛等为主要表现的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