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治疗
治疗原则:主要为去脂、溶解角质、杀菌、抗炎及调节激水平
1. 一般治疗
选择清水或合适洁面产品,去除皮肤表面多余油脂、皮屑和细菌混合物,但不能过分
清洗,注意控油保湿,外用温和滋润乳 忌用手挤 、损抓皮损 适当限制可能诱发或
加重座疮高升糖指数食物及牛奶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熬夜[1]。
2.外用药物治疗 (轻者仅以外用药物治疗)[1.5]
(I)维A酸类药物:包括第一代异维酸和第三代维A乳酸膏
具有改善毛囊皮脂 腺导管角化、溶解微粉刺和粉刺、抗炎、预防和改善痤疮炎症后色素沉着和痤疮瘢痕等作用。此外,还能增加皮肤渗透性,在联合治疗中可以增加外用抗菌及抗炎药物的疗效。
(2)抗菌类药物:过氧化苯甲酰,具有杀灭座疮丙酸菌、溶解粉刺及收敛作用。
(3)抗生素类药物:夫西地酸乳膏、红霉素软膏、克林霉素及氯霉素等外用制剂,具有抗痤疮丙酸杆菌和抗炎作用的抗 生素可用于痤疮的治疗。
(4)其他:不同浓度与剂型的壬二酸、氨苯砜、二硫化硒、硫磺和水杨酸等药物具有抑制痤疮丙酸杆菌、抗炎或者轻微剥脱作用
系统药物治疗
(1)抗生素:针对痤疮丙酸杆菌及炎症反应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
常用药物:首选四环素类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不能使用时选择大环内酷类如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
(2)异维A酸:口服维该类药物具有抑制皮脂腺脂质分泌、调节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改善毛囊厌氧环境从而减少痤疮丙酸杆菌繁殖、以及抗炎和预防瘢痕形成等作用,适用于结节囊肿型座疮、伴皮脂溢出过多、其他方法疗效不佳的座疮以及暴发性座疮和聚合性座疮。
常用药物:口服异维A酸和维胺酯
(3)抗雄激素药物:可以通过抑制雄激素前体生成或作用于皮肤内雄激素代谢酶和雄 激素受体,进而减少皮脂腺分泌脂质和改善痤疮。
常用药物:雌激素、孕激素、螺内酯及胰岛素增敏剂等。
(4)糖皮质激素:可抑制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前体分泌;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适用于重度炎性痤疮的早期治疗。
常用药物:泼尼松、皮损内类固醇激素
其他治疗
(I)光疗:使用 LED蓝光或红光治疗轻、中度皮损;光动力疗法PDT外用 5- 氨基酮戊酸 (ALA)用于毛痪皮脂腺上;加照红光适用于重度度痤疮;强脉冲光和脉冲染料激光用于消退座疮红色痘印;非剥脱和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座疮瘢痕;
(2)辅助治疗:可用粉刺挤压器将粉刺内容物挤出;近年化学剥脱疗法用于辅助治疗,常见剥脱剂包括果酸、水杨酸、轻某乙酸、间苯二酚和三氯醋酸
o 中医治疗[1]
中医以辨证论治为基础,主要分为气虚血瘀、气阴两虚、阳虚水泛、痰饮阻肺。每个证型均有其对应的主症和次症,需经医生面诊后选择对应的方药治疗。
中医常见药物治疗
1.气虚血瘀
症状:心悸怔忡,胸闷气短,甚则喘咳,动则尤甚,神疲乏力,面白或暗淡,自汗,口唇青紫,甚者胁痛积块,颈脉怒张,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虚涩或结代。
治法:养心补肺,益气活血。
方药:保元汤合桃红饮加减。若饮停喘咳者,合用葶苈大枣泻肺汤。
2.气阴两虚
症状:心悸气短,身重乏力,心烦不寐,口咽干燥,小便短赤,甚则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眩晕耳鸣,肢肿形瘦,唇甲稍暗,舌质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或促或结。
3.阳虚水泛
症状:心悸怔忡,气短喘促,动则尤甚,或端坐而不得卧,精神萎靡,乏力懒动,腰膝酸软,形寒肢冷,面色苍白或晦暗,肢体浮肿,下肢尤甚,甚则腹胀脐突,尿少或夜尿频多,舌淡苔白,脉沉弱或迟。
治法:温阳利水。
方药:参附汤、五苓散合葶苈大枣泻肺汤、丹参饮加减。若心肾阳虚突出,而水肿轻微者,合用金匮肾气丸。
4.痰饮阻肺
症状:喘咳气急,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痰多色白或黄稠,心悸烦躁,胸闷脘痞,面青汗出,口唇紫绀,舌质紫暗,舌苔厚腻或白或黄,脉弦滑而数。
治法:温化痰饮,泻肺逐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保元汤、丹参饮加减。若痰郁化热,喘急痰黄难咯,舌红苔黄者,可用苇茎汤合温胆汤。
常用中药制剂[1]
1.芪苈强心胶囊
功效: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适用于阳气虚乏,络瘀水停证。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
2.补益强心片
功效:益气养阴,活血利水。适用于气阴两虚兼血瘀水停证。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
3.心宝丸
功效:温补心肾,益气助阳,活血通脉。适用于心肾阳虚,心脉瘀阻证。口服,慢性心功能不全按心功能Ⅰ、Ⅱ、Ⅲ级一次分别用120、240、360mg,每日3次,在心功能正常后改为日维持量60~120mg。
中医其他治法
疾病发展
心衰的预后取决于原发性心脏病的性质和诱发因素的可治性,其主要死因为进行性血流动力学障碍、恶性心律失常。心衰患者要尽早治疗心衰,去除各种诱发因素并积极控制原发疾病,以期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