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胶质瘤
治疗价格区间:
挂 号 科 室:脑病科
治 疗 周 期:
  • 神经胶质瘤是什么

    神经胶质瘤 (glioma) 是脊髓和脑的一种肿瘤。神经胶质瘤发生在胶质细胞,胶质细胞是一种支持细胞,帮助神经细胞正常工作[1]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3],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 27%[2]。胶质瘤可以影响脑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具体影响取决于胶质瘤的部位和生长速度。任何年龄均可以发生胶质瘤,不过胶质瘤最常见于 60~80 岁的人群。发生胶质瘤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曾经暴露于辐射和有胶质瘤家族史。胶质瘤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脑功能下降、记忆力丧失、人格改变、易激惹、平衡障碍、尿失禁、视力障碍、言语困难、癫痫发作等。共有三种类型的胶质细胞可以发生肿瘤,根据细胞类型,胶质瘤分为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胶质瘤的诊断主要依靠 CT 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2],最终还需要通过肿瘤切除手术或活检取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才能明确诊断。胶质瘤的类型会影响到你的治疗和预后。胶质瘤的治疗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大小、分期和部位。胶质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肿瘤为主,结合放射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1][2]。手术是胶质瘤的重要治疗方法,可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并获得足够的标本用来明确病理学诊断[2]。

当前章节:疾病概述
病友讨论
推荐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公立综合
医保
三级甲等
  前身是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基督教会1892年在成都建立存仁、仁济医院;1914年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成立医学院,将其作为教学医院。经过113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已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的综合性研究型临床医学院及教学医院;1990年被卫生部评定为三级甲等医院。是中国高等医学教育重要基地,西南地区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循证医学中心,国家新药、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华西医院是中国规模庞大的医院之一,是中国西部疑难危急重症的国家级诊疗中心,在复旦大学2009年度和2010年度中国佳专科声誉和佳医院排行榜上,连续两年名列全国第二。
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医院综合排名NO.2
预约电话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公立综合医保三甲
浙二医院是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二医院开放床位1900张,年门急诊量超过160.68万人次,住院病人超过4.82万人次;现有正式职工2256人,高级职称专家395人,其中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3人、获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名,博士生导师45人,拥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及博士后站。拥有中华医学会分会主任一名、常委多名和大陆唯一的美国外科学院荣誉院士。浙二医院学科齐全,拥有临床和医技科室45个。尤以急诊医学、普外、肿瘤、神经内外科、骨科、眼科、心内、胸外、呼吸、口腔和耳鼻咽喉科等闻名。自50年代开始,余文光教授完成了国内第1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开创了中国胰十二指肠手术的先河;石华玉教授在国内胸外科首创椎旁阻滞下肺切除等手术;耳鼻喉科开展头颈部肿瘤及全喉切除发音重建等手术。浙二医院重视医疗质量管理,院内附设浙江省各类医学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中心:浙江省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浙江省临床麻醉质量控制中心浙江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浙江省烧伤救治技术指导中心浙江省药物滥用监测中心浙江省临床营养指导中心浙江省病历管理质量控制中心浙江省骨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浙江省高压氧医疗量控制中心浙二医院的患友热评疾病:骨折,小儿斜视,甲状腺疾病,冠心病,脑部肿瘤,帕金森,白内障,乳腺癌,肝癌,胃十二指肠疾病,肺癌,胆结石,骨癌,哮喘,骨关节病。
解放路院区:浙江杭州市解放路88号;滨江院区: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江虹路1511号
医院综合排名NO.16
预约电话
推荐医生
林艾羽
主任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1992年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本科毕业,1998年获福建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博士学位,师从慕容慎行教授和杨期东教授。 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热爱本职工作,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注重学习医学新理论、新知识,更重视联系实践,有目的地加强学习相关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的新进展,以提高工作能力。 工作10余年来在导师慕容慎行教授的带领下,率先开展了多发性硬化疾病的系列研究工作,探讨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熟练掌握神经内科各种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病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能恰当、到位及时抢救处理急、重症病人,同时具备处理某些疑难杂症和并发症的能力,熟练掌握各种技术常规的操作。 积极参加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研究的领域偏向于神经免疫方面,建立了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检测了多发性硬化患者血中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指标、并对患者环孢素A受体的表达、中药治疗的疗效评价以及该病遗传性方面进行了研究工作。已完成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一项并申请到福建省科技厅青年创新项目一项,撰写第一作者论文7篇,分别在国家级及省级等刊物上发表。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