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诊,特别是患者处于急性期时,早期解除大脑缺血状态,尽量减少脑损伤,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哪些情况要立即就医: 意识下降。 呼吸困难(无法自主呼吸)。 偏瘫。 肢体麻木。 言语不利。 吞咽困难、饮水呛咳。 还有哪些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同时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需及时就医。 记忆力减退。 反应迟钝。 行走不稳(步态异常)。 尿失禁。 就诊前的应对: 可以这样做: 对于可能存在误吸的患者,在转移时可将床头抬高至 30 度;如无以上情况,可使患者保持仰卧位,以增加脑灌注。 不能这样做,有可能影响疾病诊治: 不要热敷麻木的部位,可能会造成烫伤。 不要给患者喂水、食物,可能诱发呛咳,甚至窒息。 不要盲目服用药物。 应该看哪个科? 神经内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腔隙性脑梗死? 由于本病发作急且危重,所以医生需立即为患者行紧急检查,比如呼吸和心跳等基本生命体征的检查、神经系统评估、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心电图、凝血功能的检查等。此时,家属需尽量理解和配合。待患者情况相对稳定后,医生还会进一步行后续检查。 需要做哪些检查? 询问病史:目的是了解患者情况,明确起病原因。询问病史时应注意患者有无长期高血压、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史。 体格检查:目的是了解患者的情况利于及时处理及明确诊断。评估重要的生理功能及神经系统的功能。 生化检查:目的是了解造成腔隙性脑梗死的原因。 脑脑 CT:目的是明确诊断,对脑梗死的部位进行定位、定性。发病早期用于排除脑出血等其他疾病,发病后 24 小时需要再次复查脑 CT,以明确诊断。 颅脑 MRI:目的是为了检查出更小的病灶,及早发现微小病变。较头颅 CT 更加清晰,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首选。 脑血管检查:目的是排除大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脑梗死,如颈动脉超声和脑血管造影等检查。 经颅超声多普勒(TCD):对颅内动脉狭窄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目的是帮助医生早期筛选诊断。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目的是帮助医生诊断患者血管内部的情况。 CT 血管造影(CTA):目的是使用 X 射线了解器官和血管详细情况,检查血管有无异常。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目前脑血管检查的金标准。目的是辅助鉴别疾病。 其他检查:如心电图、Holter 和心脏超声等。目的是为了明确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 医生会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没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 有没有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病史? 若有高血压或糖尿病,平时是否规律服药? 既往还有其他哪些疾病? 是否有反应迟钝、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 既往是否有类似表现? 第一次出现这些症状是什么时候? 发病后有没有去过其他医院?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对哪些药过敏? 目前口服什么药物? 患者要问医生哪些问题? 这些症状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需要做哪些检查? 病情严重吗?都有哪些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腔隙性脑梗死会留下什么后遗症吗? 如果治疗没有明显效果,下一步该怎么办? 我需要住院吗? 回家后需要注意些什么? 该病是否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