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脑梗死是指由于大脑的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大脑缺血缺氧,使局部脑组织的坏死的过程[1]。腔隙性脑梗死不等同于脑梗死,它是指受高血压、高龄等因素的影响,大脑的小穿通动脉(可以理解为大血管分出的小分支)的血管壁发生病变,导致血管堵塞。这根病变血管所负责的那片脑组织就会因为缺血、缺氧而坏死,坏死的脑组织被吸收后留下一个非常小的空腔,所以就称为腔隙性脑梗死[2]。 疾病名称/定义的演变:无。 腔隙性脑梗死病如何分类/分型/分期? 根据有无症状,可分为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和有症状腔隙性脑梗死。 对于患者而言,分期不同,意味着症状不同,预后也不同。 会累及哪些部位或器官?主要累及大脑半球深部的区域,主包括基底节、内囊、丘脑、中脑,通常为多发。 会传染吗?不会传染。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治愈:腔隙性脑梗死无法治愈,只能通过相关治疗改善脑缺血状态,改善疾病的治疗结局。 复发:与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情况相关,部分患者可能复发。 会遗传吗?可能会遗传,研究显示,腔隙性脑梗死与遗传因素有关,由于腔隙性脑梗死是由大脑血管的闭塞导致的,遗传因素导致的脑血管病患者,如脑淀粉样血管病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概率会大大增加[3]。 腔隙性脑梗死很常见吗?本病常见,是脑梗死中发生几率较大的临床现象之一,占脑梗死的 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