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脑膜炎是由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如真菌)引起,这些微生物通常存在于肠道、鼻内和咽部。当它们寄居在这些部位时可能不会致病,但如果被传播到大脑和脊髓周围的组织(脑膜),就会引起脑膜炎。 为什么会得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病原体最初感染呼吸道和胃肠道,之后通过血液播散到大脑和脊髓周围的组织。肠道病毒是病毒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儿童发生病毒性脑膜炎的病原体还包括人副肠孤病毒、疱疹病毒等。 细菌性脑膜炎:取决于感染途径和基础宿主因素。脑膜炎的发生机制主要有 3 种: 细菌定植于鼻咽,继而侵入血流,再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局部来源(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体通过血液传播侵袭神经。 邻近脑部(如鼻窦)感染、创伤,脑脊液漏等导致微生物侵袭神经。 特殊病原体脑膜炎:常见病原体如结核、真菌等,通过肺部进入血液后引起脑膜炎。 哪些人容易得脑膜炎? 有如下危险因素或诱因的人群,更容易得病: 易感人群: 未曾接种脑膜炎疫苗的老年人、儿童。 补体缺乏、糖皮质激素药物过量使用、糖尿病、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等特殊疾病人群。 传染源:到脑膜炎较为常见的地区旅行的人群。 生活因素: 接触昆虫和啮齿动物。 拥挤的生活环境。生活在营地、全日看护中心、宿舍中的人群更易患脑膜炎。 特殊群体: 脾脏功能异常或脾脏切除者。 存在颅骨出生缺陷、头部创伤或做过脑部手术。 正在进行肾透析。 存在其他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或耳部感染。 植入人工耳蜗。 出生时母亲感染了引起脑膜炎的病原体,如病毒(如肠道病毒和疱疹病毒)和一些细菌,可在分娩时由被感染母体传播给婴儿。 既往患过脑膜炎。与其他人相比,一些曾经患有脑膜炎的人群可能更易患病。 近期接触过脑膜炎患者。 注射毒品、酗酒及艾滋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