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膜炎?脑膜炎是一类脑膜弥漫性炎症性改变的疾病。脑膜就是覆盖脑的内衬,身体其他部位感染后发生,感染微生物可经血液移动到覆盖脑部,即可发生脑膜炎。 疾病名称/定义的演变:无 脑膜炎如何分类/分型/分期?根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种类,脑膜炎主要分为三类:病毒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和特殊病原体脑膜炎。 细菌性脑膜炎是一种医疗急症,若不迅速治疗可引起脑部问题,比如耳聋或学习障碍,甚至还可导致死亡。 病毒性脑膜炎通常不太严重,一般不会引起长期脑部问题和死亡。 特殊病原体脑膜炎包括结核杆菌脑膜炎、隐球菌脑膜炎等。 不同类型的感染,对患者而言,意味着表现及治疗有所不同。 会累及哪些部位或器官?主要累及神经系统,但严重败血症时,全身各个器官系统均会受累。 会传染吗?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什么? 密切接触等情况可能会传染。 传染源:感染的患者、昆虫、老鼠等。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呼吸道传播、血液传播。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治愈:部分可治愈。以细菌性脑膜炎治愈率最低,其中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所致脑膜炎若未经治疗,死亡率接近 100%。虽然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可以降低脑膜炎死亡率,但死亡率仍高达 30%[1]。 复发:会复发,即使感染治愈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复发性脑膜炎。 会遗传吗?不会。 脑膜炎很常见吗?脑膜炎发病率相对较低。2015 年至 2017 年,全国每年脑膜炎发病率在 0.0074/100000 至 0.0086/100000 之间。病毒性脑膜炎住院病例每年为 26000~42000 例,且主要累及 1 岁以下婴儿和 5~10 岁儿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