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表现为重度感冒样症状、高热和麻疹黏膜斑,数天后出现棕红色斑丘疹,从感染到症状出现的时间约为 7~18 天,通常皮疹出现后 1~2 天病情最重[3]。 常见症状有哪些? 高热:见于疾病早期,体温可达到 40 摄氏度。患儿则表现为哭闹、拒乳、精神变差。 重度感冒样症状:见于疾病早期,患者或患儿出现如流涕、打喷嚏、咽喉疼痛、干咳等症状。严重的患者或患儿,后期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费力的情况,出现呼吸时胸部凹陷、喘鸣声音。 眼部症状:见于疾病早期,患者眼睛发红,容易流泪,眼睑(俗称“眼皮”)肿胀,害怕看光源,下眼睑边缘可以看到一条红色的充血线条。 麻疹黏膜斑:见于疾病早期,多在发热之后出现,又称科氏斑。口腔颊黏膜可出现灰白色小点,并迅速变多,可蔓延至唇部黏膜。麻疹黏膜斑消失后可遗留暗红色小点。 棕红色斑丘疹:多在发热 3~4 天后出现。自头颈部开始(尤其是耳后和发际边缘),数天后扩展到四肢和躯干,大约 1 周后消退。病情严重者斑丘疹可相互融合,成大片状分布,皮肤水肿,用手指按压后可褪色。皮疹消褪后,可遗留有皮肤脱屑、色素沉着。 消化道症状:可有腹痛、腹泻、呕吐出胃内食物等。 神经系统症状:如容易被激怒、兴奋性增高或嗜睡。患儿则表现为容易哭闹、睡眠时间过长。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肺炎、支气管炎、脑炎、癫痫、脑膜炎等。 孕期并发症:可能导致胎儿流产或死胎、早产、低出生体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