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出现不明原因高热、口腔内出现斑点,发热后全身出现皮疹,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道不适时,应及时就诊。年龄较小患儿若出现反复苦哭闹、拒乳、腹泻、睡眠增多情况,家长也应及时送诊。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哪些情况要立即就医: 发热:体温升高,超过 37.3 摄氏度,甚至高达 40 摄氏度。 口腔黏膜斑:患者观察自己口腔,或者家长观察患儿口腔,出现灰白色小斑点。 棕红色斑丘疹:发热后全身皮肤出现棕红色的皮疹,甚至融合成片。 呼吸困难:感到呼吸费力,婴幼儿表现为呼吸时可能有喘鸣声音,锁骨上方及肋骨间隙凹陷。 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剧烈,难以忍受,婴幼儿不明原因拒乳。 神经系统症状:容易激怒、睡眠增多或喊不醒,婴幼儿反复哭闹或睡眠明显增多,难以喊醒。 还有哪些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接触了麻疹患者,并且未注射过麻疹疫苗。 感冒样症状:出现如流涕、打喷嚏、咽喉疼痛、干咳等症状。 眼部症状:眼睛发红,容易流泪,眼睑肿胀,害怕看光源,下眼睑边缘可以看到一条红色的充血线条等情况,也应及时就医。 就诊前的应对: 可以这样做: 记录体温变化:可多次测量体温,并将测量时间、温度记录下来。 拍照:将患者口腔、身上的皮疹变化用手机记录下来,就诊时拿给医生观察;可将排泄物、呕吐物、患儿的情况用手机记录。 佩戴口罩:患者或家属佩戴口罩,避免传染他人或被传染。 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免传染他人。 不能这样做,有可能影响疾病诊治: 擅自口服退热药、止泻药,以免影响医生判断病情。 在皮疹处外涂药物。 应该看哪个科? 急诊科 感染科 皮肤科 呼吸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麻疹? 当医生怀疑是麻疹时,一般会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咽拭子、病毒培养、影像学检查等检查来确诊[2]。 需要做哪些检查? 询问病史:主要询问患者或患儿的症状表现、有无接触类似病人等。 体格检查:目的是观察患者的皮疹表现是否符合本病,医生会仔细观察患者的皮肤改变。 血液检查:如血常规、病毒抗体检测。目的是检查是否存在麻疹病毒抗体,判断感染程度,辅助诊断该疾病。 咽拭子:目的是检查确定是否存在麻疹病毒的核酸,辅助诊断该疾病。此检查需要用长棉签伸进喉咙或鼻腔内取标本,可能有轻微不适、疼痛,患有鼻部疾病的需提前告知医生。 病毒培养:主要作用是确定是否存在麻疹病毒,较少用。 影像学检查:如胸部 CT、X 片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目的主要是排除其他疾病。 医生会问患者哪些问题? 出现了哪些症状,持续了多久? 哪些情况下症状会加重或缓解? 是否接种过麻风疫苗或麻腮风疫苗? 是否接触过其他麻疹患者或其他出现皮疹者? 是否进行过治疗,具体包括哪些? 是否患有其他慢性疾病? 是否已经怀孕,近期有无怀孕计划? 患者要问医生哪些问题? 是怎样患上该病的,如何预防? 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什么原因引起的? 自己治疗方法是什么,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吗? 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家人是否需要进行检查? 传染性持续多久,怎样确保其他家人不会被传染? 是否需要呆在家里休息,需要休息多久? 以后还会再得这种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