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疣
治疗价格区间:
挂 号 科 室:皮肤科
治 疗 周 期:
  • 日常调养

    扁平疣是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不仅需要规范的治疗,做好日常的保健、调养也是非常关键的。 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如何避免传染他人? 避免与他人公用生活用品,如毛巾、刷子、护肤品等直接接触皮肤的物品。 避免直接接触他人,尽量减少和人直接接触。 如何观察病情与复查? 观察病情:随时注意周身有无新起皮损。 复查:治疗期间最好 2 周~1 个月复查一次,以便观察治疗效果,痊愈以后注意观察,若有复发,及时就诊。 如何安排饮食?戒烟、酒,最好不要吃海鲜产品(鱼、虾、蟹等)、辛辣刺激性食物(葱、蒜、辣椒等)。 需要做心理疏导吗?避免焦虑、抑郁,可尝试一些能让自己放松的方法,如旅游、与其他患者交流、参加文体活动等,转移注意力,保持愉快的心情。 是否影响性生活,是否影响生育? 性生活:一般不影响性生活,扁平疣多为 HPV-3 型感染,虽然能够通过接触传播,但并不是性传播疾病。 生育: 一般来说扁平疣并不影响生育,但在扁平疣的治疗期间可能使用不同的局部及全身药物,备孕或妊娠期间应该及时告知询问医生治疗药物是否影响胎儿发育。 如何运动?适当运动可以提升免疫力,能起到预防该疾病的作用,但需要避免高强度的锻炼,因为劳累可以降低机体免疫,导致疾病复发。 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避免刺激:不要抓挠、洗澡的时候不宜过度搓洗患处。 注意卫生:不要与他人共用清洁用具。 避免错误治疗:不要随意涂抹药膏,特别是外用激素类药。不可随意进行激光、冷冻、电离子等创伤性治疗。 避免紫外线、电离辐射:需要接触有一定电离辐射的物品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外出时注意防晒,尤其是夏季,带袖套、打遮阳伞等,保护好患处皮肤。

当前章节:日常调养
视频科普
病友讨论
推荐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公立综合
医保
三级甲等
  北京协和医院是一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它隶属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改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是其的临床医学院,同时也是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临床医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指定的诊治疑难重症的技术指导中心之一。北京协和医院在中国乃至世界享有盛名。医院成立于1921年。现任院长赵玉沛。北京协和医院是中国早承担外宾医疗任务的单位,医院专门设立外宾和高干门诊部,开设专门的高干、外宾、特需病区。2006年7月28日被中国奥委会定为“国家队运动员医疗服务指定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共有2个院区、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在职职工4000余名、两院院士5人、临床和医技科室5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1个。
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东院);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西院)
医院综合排名NO.1
预约电话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公立综合
医保
三级甲等
  前身是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基督教会1892年在成都建立存仁、仁济医院;1914年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成立医学院,将其作为教学医院。经过113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已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的综合性研究型临床医学院及教学医院;1990年被卫生部评定为三级甲等医院。是中国高等医学教育重要基地,西南地区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循证医学中心,国家新药、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华西医院是中国规模庞大的医院之一,是中国西部疑难危急重症的国家级诊疗中心,在复旦大学2009年度和2010年度中国佳专科声誉和佳医院排行榜上,连续两年名列全国第二。
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医院综合排名NO.2
预约电话
推荐医生
石磊
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华东医院皮肤科行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华东医院菁英人才,复旦大学皮肤科硕士生研究生导师、德国慕尼黑大学激光医学博士、同济大学皮肤性病学博士,中华医学会光动力治疗研究中心首任秘书(2014~2021年)、上海市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皮肤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委员。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A类)、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人才最高荣誉奖“银蛇奖”提名奖、国家公派留学奖学金获得者。从事皮肤科光动力等光医学治疗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聚焦激光美容,皮肤癌、老年皮肤病、重度痤疮(青春痘,诊疗人数逾10万人次)、病毒疣、硬化性苔藓、鲜红斑痣等难治性皮肤病的光医学治疗,专注光动力、光热与纳米等光医学前沿技术在皮肤科领域的临床转化与机理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人才项目1项、上海市卫计委青年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80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2篇,作为秘书及第一作者撰写中国光动力皮肤科英文指南《Chinese guidelines 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5-aminolevulinic acid-based photodynamictherapy in dermatology(2021 edition)》发表在国际光动力顶级期刊《Photodiagnosis Photodyn Ther》,作为秘书协助组织撰写制定了《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皮肤科临床应用指南2021版》、《光动力疗法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紫外线治疗皮肤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作为副主编撰写、出版《光动力皮肤科实战口袋书》与《紫外线皮肤科实战口袋书》;荣获国家授权专利4项;受邀在国际皮肤科及光医学大会发表英文学术演讲10次,主持国际会议2次。为上海市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皮肤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皮肤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光动力治疗研究中心首任秘书(2014-2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审专家,巴伐利亚同济大学校友会顾问,《Materials Today Advances》、《Lasers in Surgery&Medicine》、《Photodiagnosis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Clinical,Cosmetic and Investigational Dermatology》、《Dermatologic Therapy》审稿专家。获奖荣誉1.2021年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人才最高荣誉奖“银蛇奖”提名奖2.2018年国家公派留学奖学金3.2016年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先进工作者4.2016年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科技新人奖5.2014年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住院医师。6.2019年6月3日,获“2019上海市医学会皮肤病学专科分会研究生论文比赛博士组一等奖”7.2019年9月29日,获“2019中华医学会(第四届皮肤科实验研究学术会议CSID)优秀研究生三等奖“8.2019年8月25日,获“2019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光动力及光医学治疗皮肤病新进展”青年论坛一等奖“9.2019年11月,获“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年会(CDA)优秀论文奖”科研成果1.难治性皮肤疾病的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诊疗与康复体系的创建与应用,获得2021年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3)2.皮肤恶性肿瘤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诊疗与康复体系的创建与应用,获得2020年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7)3.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难治性皮肤病关键技术的建立及推广应用。获2017年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排名第3)4.光动力治疗非黑素瘤性皮肤肿瘤系列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获201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4)5.光动力治疗皮肤病关键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获2017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201703099(排名第7)6.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获得201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5)7.光动力治疗HPV相关性疾病成果推广,获得2013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成果推广)(排名第6)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