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带给患者身心健康巨大伤害,除了进行截肢外科手术后出现的手术切口疼痛外,患者还有很大可能出现残肢痛和幻肢痛。
残肢痛是一种与截肢密切相关的慢性并发症,为截肢后肢体残余部分的疼痛。而幻肢痛则是截肢肢体远端所感受到的疼痛,也就是截止后患者还觉得切除的部位仍然存在且有疼痛症状。
慢性、长期的残肢痛及幻肢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和心理康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交往与工作能力,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由于病理生理机制不明,以及患者社会功能受到影响且伴随精神心理障碍,让截肢术后疼痛问题非常棘手。
那么怎样才能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尽可能减轻截肢后并发症的影响,做好术后康复呢?下面介绍一些方便操作的方法:
一、心理方面
手术后疼痛在很大程度上受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但是截肢在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疼痛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失衡反应。
1、患者家属平时应当尽量多和患者沟通,关心患者,理解其痛苦,使患者能充分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倾述内心的恐。通过敞开心扉,使患者压抑的情感得以释放。
2、接受关于残肢痛和幻肢痛的知识,了解其发生原因、疼痛规律和治疗方法,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3、平时患者应当尽可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如听音乐、下象棋、唱歌、读书看报等,在疼痛发作时采取暗示疗法转移注意力。
二、残肢护理
1、放松疗法:
可用手有节律地轻拍叩击残肢末端,自己掌握适当的拍打时间和轻重程度。拍打使残端传送新的末梢部神经冲动以减轻疼痛,同时减轻感觉过分敏感,使患者从拍打的触觉感受中体会并认可肢体已经缺失这一事实,利于消除幻肢痛这一主观感觉。
2、术后患肢部位应给予及时冷敷,减少伤口渗血,同时减轻疼痛。
3、残肢切口拆线且完全愈合后可以使用适当温度的热水沐浴,睡前可用热水泡脚,喝热牛奶以改善患肢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疼痛。
三、假肢方面
与未截肢的人相比,经胫骨截肢患者的行走不对称性更大,消耗更多的代谢能量,且更喜欢走得慢。如果没有安装假肢,缺乏体力活动会降低生活质量,并可能导致肥胖和心血管疾病。所以应当尽可能早安装假肢,尽早适应假肢的存在,并尽量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对患者的心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物理治疗
1、磁场疗法:将永磁体敷贴在相应穴位或者压痛点,一般贴1-2个月,每贴五天间隔两天。
2、音频电疗:将电疗机的电机放在残端的伸屈面或者疤痕两侧,以患者能承受的最大电流为限制每日治疗一次,每次持续15-20分钟,疗程为30-40次。
以上训练方法最好在主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案针对性训练,如果疼痛症状没有好转甚至加重,应当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参考文献:
[1]List EB,Krijgh DD,Martin E,王珺楠.下肢截肢后残肢痛及症状性神经瘤的患病率: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2,v.28(05):321-323.
[2]吕芹,邵彦.术前心理应激状态对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3):72
[3]郑碧鑫,宋莉,彭英,等.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脉冲射频治疗残肢痛1例[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7,23(2):159-160.
[4]林淑琼,史嫦娥,祝引瑷.50例残肢痛的康复医疗[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86,(03):24-26.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为诊疗依据,详细治疗选择请咨询专业医生。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禁止转载。若您发现内容有误,欢迎在留言区或后台反馈;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