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常出现患处肌肉无力、行动迟缓、步行姿态异常等情况,据研究表明,术后早期训练可以缩短康复训练时间,减少静脉血栓发生率,肺炎和压力性损伤以及其他等并发症。
那么该怎么进行简单有效的康复训练呢?下面介绍各时期的一些方便且容易坚持的康复训练运动:
一、急性期:术后1—5天
该时期的目标就是在患者能够耐受的前提下,尽可能独立地进行一些床上动作,
1、踝泵:仰卧在床上,用枕头把脚跟垫高20厘米,伸脚背5秒后再缓慢曲脚背5秒,每小时做20个。
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仰躺,在绷紧大腿前方肌肉的同时将膝盖向下压紧床面,保持10秒后缓慢放松。12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二、第二阶段:术后2-10周
若进行康复训练后患者在辅助装置下能维持正常步态,且能独立进行日常活动即可进入第二阶段。该时期的目标就是在辅助装置的帮助下让走路姿势尽量恢复正常,日常生活活动能自己独立进行。
1、站立位髋关节外展训练:在身体其他部位不随意扭动的前提下,缓慢将一侧大腿往外展开,并在适当的最高点保持5秒后缓慢收回,12个一组,每次做2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2、站立位髋关节后伸训练:扶墙站立时,将大腿向后外伸展伸展不超过15°,保持3秒,再缓慢收回,12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注意腰部的防护以及全身平衡,防止摔倒。
三、第三阶段:术后10-14周
若患者在无辅助的前提下能够维持正常步态,且能够独立登上10厘米的台阶,即可进入第三阶段。此阶段的目标为可以进行自行车、游泳等特殊功能性活动。
可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自行车活动,为了保证安全,建议在健身房进行,或者选择合适的、无人的环境进行,也可双脚交替上下台阶、侧向上下台阶训练。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康复训练项目都应当在疼痛可以忍受的前提下进行,如果活动中出现红肿热痛等情况应立即停止,等不适感消失后可适当减低频率和强度继续训练,每次功能锻炼之后都应该在髋关节周围处冰敷10~15分钟。并且只有达到当前的康复标准后才能进入下一康复阶段,切勿急功近利,如果因此受伤甚至并发症加重反而得不偿失。
若进行训练后症状没有好转甚至加重,请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诊治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以免加重病情。
参考文献:
[1]袁建坤,肖煌怡,严梓予,王峻.老年髋部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超早期康复负重训练最佳证据总结[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3,21(02):56-60+64.
[2]陈军,訾金花.ERAS护理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6):15-17.
[3]Tsukagoshi R,Tateuchi H,Fukumoto Y,et al.Stepping exercises improve muscle strength in the early postoperative phase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a retrospective study[J].Am J Phys Med Rehabil,2012,91(1):43-52.
[4]Kishida Y,Sugano N,Sakai T,et al.Full weight-bearing after cementless total hip arthroplasty[J].International Orthopaedics(SICOT),2001,25(1):25-28.
[5]Rao RR,Sharkey PF,Hozack WJ,et al.Immediate weightbearing after uncemented total hip arthroplasty[J].Clin Orthop Relat Res,1998(349):156-162.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为诊疗依据,详细治疗选择请咨询专业医生。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禁止转载。若您发现内容有误,欢迎在留言区或后台反馈;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