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更替,冷暖飘忽不定,给了许多病毒入侵人体的“可乘之机”,一不留神就会患上所谓的“换季病”。这个季节也是各种呼吸道疾病,和肠胃疾病发病的高峰期,所以,如何预防显得格外重要,中医教你三招,然你远离这个“多事之秋”。
第一招,防秋燥。
中医认为,“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而秋季又是燥气当令,这个季节的“燥邪”最易侵入人体,从而损耗肺部之阴津,出现干咳,口鼻干燥,皮肤干燥等症状。恰恰人体中的肺部,喜清润而恶燥,所以呼吸道疾病在这个季节屡见不鲜,“防燥养肺”成为秋季的重中之重。
根据中医理论,白色入肺经。因此秋天我们应该多食用一些“白色食物”,比如,百合,白萝卜,银耳,白果等。这些食物有着清热生津、滋阴润肺的作用,从而让我们的肺部“润起来”,继而人就“润”起来了。
第二招,解秋乏。
古籍《黄帝内经》中提到,“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意思就是早睡可以养阴敛阳,早起可调畅肺气。所以睡眠很重要,特别是秋天,适当的午睡显得十分关键。特别是中老年人,及时午睡,可以化解困顿情绪,从而显得人更加精神抖擞,病邪自然不好入侵。
中医有两个入睡的小妙招。
1.按揉天突穴
该穴位位于颈前区,胸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上。
准备入睡前可以用食指指腹按压天突穴三分钟左右,能更好的入眠。同时,按摩这个穴位还有祛除肺邪、润肺益气的作用。
2.按揉百会穴
该穴位位于头顶正中间。
中指缓缓用力按压,感觉到有肿胀感为止,持续30秒左右。有缓解头晕,放松开窍的功效。
第三招,贴秋膘。
很多人觉得“贴秋膘”就是胡吃海喝,进补一些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其实不是这样的,盲目的进补往往会导致身体“虚不胜补”。相反我们更应该均衡饮食,“雨露均沾”。上面提到过,秋季适合吃白色的食物。所以,莲藕,山药,是极好的进补选择。
莲藕有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堪称秋季的“第一主食”。
山药在健脾益胃、滋肾益精方面同样是一把好手。其中含有的黏液蛋白,以及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更是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
注: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