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方法取决于眼球震颤的类型。本病多为先天性患者,目前主要通过手术减轻眼震、提高视力,此外还有光学治疗的方式。对于后天发生的眼球震颤,多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药物治疗虽然很少能彻底终止眼震的发生,却往往是后天性眼震最有效的治疗方式[6][7][8]。药物治疗获得性眼震治疗药物:药物的治疗目的都是抑制眼震。对于下跳性眼震,常用药有 4-氨基吡啶、氯硝西泮片等;对于上跳性眼震,常用药物有美金刚、巴氯芬等;对于扭转性眼震,常用药有加巴喷丁;对于周期性交替性眼震,常用药有巴氯芬、美金刚等。A 型肉毒毒素:目的是改变眼部肌张力,并且不影响肌肉解剖位置,主要用于单纯的先天性特发性眼震患者。手术治疗直肌断腱+原位缝合术:手术目的是改善眼球震颤的速度和幅度。该术式适用于没有代偿头位的患者。水平直肌后徙术:目的是减轻眼球的震颤幅度,同时可以拓宽“中间带”。所谓“中间带”,是指患者眼球震颤幅度、频率相对较轻的一个位置。此外,对于有斜视症状的患者,此术式还可改善斜视。代偿头位矫正术:手术目的是根据“中间带”眼位矫正代偿头位,也就是说将患者惯用注视眼位进行矫正,至正前方第一眼位,改善外观。其他治疗方法配镜:可配制适当的三棱镜,目的是消除代偿头位,也就是说让患者头不总偏向某一侧,从而影响外观。此外,配镜还可矫正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生物反馈疗法:主要有听觉反馈和针刺术,目的是降低震颤的幅度,但生物反馈疗法的治疗效果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疾病发展和转归如果不能及时地接受正规治疗:患者视力较差,不能看清外界物体,影响生活质量,给患者学习、专业选择带来很大的障碍。此外,由于此病对外观带来的影响,部分患者可能因为此病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影响身心健康。此病一般不影响寿命。如果能及时接受正规治疗:虽然大多数眼球震颤不能治愈,但对于本病患者,及时治疗可提高患者视力,改善代偿头位,改善外观,提高生活质量。部分继发性眼球震颤的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可以治愈。需要注意的是,先天性眼球震颤术后代偿头位有复发趋势。眼球震颤对寿命一般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