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视网膜对缺血非常敏感,缺血半小时,视网膜即坏死。因此,发病时间在 48 小时内,应积极给予治疗,但本病无特异性的治疗,现有的治疗方法收效甚微。发病时间较长者,任何治疗几乎都是无效的。 药物治疗 降低眼压:作用是降低眼压,减少视网膜动脉的灌注阻力。可口服醋甲唑胺。 扩血管药物:发病后立即就医的,给予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吸入亚硝酸异戊酯。眼球后注射妥拉唑林。静脉滴注扩血管药物,如罂粟碱等。 纤溶制剂:对疑有血栓形成或纤维蛋白原高的患者,可使用纤溶制剂。作用是水解纤维蛋白而使新鲜形成的血栓溶解。如尿激酶。 其他药物:如阿司匹林,作用是抑制血小板聚集。神经支持药物,如维生素 B1、维生素 C、甲钴胺等。 中医中药:活血祛瘀之类的中药有辅助治疗的作用。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手术治疗 前房穿刺术:作用是降低眼压,减少视网膜动脉的灌注阻力。 其他治疗 吸氧:吸入 95% 的氧气。作用增加血液的含氧量,改善眼底的缺血状态、扩张血管。 按摩眼球:作用是降低眼压,减少视网膜动脉的灌注阻力。轻按压眼球,每次按摩 1 分钟以上。 高压氧治疗。 如有高危因素的全身病,需要积极治疗。如皮肌炎、巨细胞动脉炎、全身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结节性动脉炎等,需要积极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即便经过积极的治疗,本病可能的发展结果仍较差,但发展情况与与阻塞的部位和程度有关。对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即便在发病 48 小时内就诊,大部分患者的视力在 0.1 以下。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者,约 91% 的患者的最终视力达 0.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