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是一种慢性进性疾病,没有需要紧急就医的情况,但是如果出现牙齿颜色改变,或者出现不舒服时,应该尽早到医院就医,明确诊断,早期治疗,避免因为龋病而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哪些情况要立即就医: 龋病不会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没有立即就医的必要。 还有哪些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牙齿颜色改变:如牙齿出现白垩色、黄褐色、棕褐色、黑色改变时; 牙齿形态改变:如牙齿表现出现洞时; 食物嵌塞:进食时容易塞食物时; 牙齿出现疼痛不适时; 口腔异味。 就诊前的应对: 可以这样做: 无 不能这样做,有可能影响疾病诊治: 使用酒精等具有麻醉作用的液体漱口; 临近就诊时,服用止痛药物; 临近就诊时,采用花椒或其他“偏方”局部止痛。 应该看哪个科? 牙体牙髓科 医生如何诊断龋病? 当医生怀疑是龋病时,一般会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结合症状,进行视诊、探诊、叩诊、牙齿松动度检查、冷热诊、牙髓电活力测试以及影像学检查(如 X 线片)等检查来确诊。 需要做哪些检查? 询问症状及病史:目的是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基本的判断,了解患者发现牙齿异常的时间,是否疼痛,疼痛的部位、疼痛的发作方式和频率、疼痛发作的时间、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加重或减轻疼痛的因素、是否接受过治疗以及治疗后病情的变化。 视诊:目的是对患者的全身和局部情况进行观察。首先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接着观察颌面部有没有瘘管、是否存在肿胀等,然后再进行口腔内的检查。在口镜的辅助下,检查牙齿排列情况、每个牙齿的情况、牙龈和牙周情况、口腔黏膜情况。 探诊:目的是检查牙齿、牙周情况。使用牙科探针进行检查。探查龋洞的部位、深度、范围,周围牙龈的质地、附着情况,牙周袋的深度。同时询问患者有无疼痛。 叩诊:目的是通过叩击牙齿,观察患者的反应来辅助诊断疾病。 牙齿松动度检查:目的是判断牙齿是否松动。通过镊子夹住前牙或者镊子闭合置于后牙咬合面,进行唇(颊)舌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的摇动,检查牙齿是否松动。 咬诊:目的是检查牙齿有无咬合痛。通过咬棉签,询问患者是否出现疼痛,判断牙齿疾病状况。 冷热诊:目的是通过观察牙齿对不同温度的反应,来判断龋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出现牙髓疾病。做该项检查时,医生首先会选择正常牙齿先进行检查,以作为对照。 牙髓电活力测试:目的是通过观察牙齿对不同强度电流的反应,来判断牙髓是“死”还是“活”。做该项检查时,医生首先会选择正常牙齿先进行检查,以作为对照。 影像学检查:最常用的是 X 线片。目的是检查牙齿、牙周、牙髓组织及根尖周组织的病变情况,帮助医生做出诊断。 医生会问患者哪些问题? 主要是哪里不舒服? 自己能不能明确指出是哪颗牙齿不舒服? 牙齿疼痛时有没有牵扯到面部疼痛?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牙齿疼痛?是没有刺激的情况下出现疼痛,还是温度变化刺激或者吃饭咀嚼情况下出现疼痛? 是一直疼痛不适还是一会儿痛、一会儿又不痛了? 疼痛能不能忍受? 牙齿晚上有没有痛过或者晚上疼痛有没有加重? 症状何时出现的?持续了多久? 自己感觉有没有什么情况可以缓解疼痛? 以前出现过类似的症状吗? 既往曾接受过哪些口腔治疗? 牙齿此次出现的这种不舒服有没有治疗过?治疗之后疼痛有没有缓解? 有没有自己服用过止痛药?服用止痛药之后效果怎么样? 饮食习惯是怎样的? 是否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传染病史、心血管疾病等? 有没有对什么药物过敏? 患者要问医生哪些问题? 可能会是什么原因导致患上该病的? 有什么办法快速缓解疼痛不适呢? 这个牙能不能直接补上呢? 这个牙需不需要拔掉?拔掉之后能不能安装假牙? 我需不需要做根管治疗,治疗之后需要做牙套吗? 需要手术治疗吗? 治疗过程中会不会痛呢? 治疗费用高不高? 需要多长治疗时间呢? 能不能完全治好? 病治好后还会复发吗? 会产生并发症吗? 这个病会不会遗传? 这个病会不会传染? 日常生活中我要注意些什么? 如何预防再次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