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的目的和原则是尽可能恢复颧骨、神经、肌肉正常位置,恢复肌肉正常功能,减少神经、肌肉、眼球损伤,纠正面部畸形等。 有开口受限、视神经损伤等影响功能的患者,均应进行复位。 对颧面部塌陷畸形严重者,尽管没有功能障碍,也应复位。 没有开口受限、视力障碍、眼球受损移位或畸形不明显者,可行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 无开口受限、视力障碍、眼球受损移位或畸形不明显者,可行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和高压氧治疗等。 药物治疗 诊断明确后,疼痛剧烈患者可使用止痛药来缓解症状,如非甾体类止疼药物。 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止损伤后感染,建议单次或 24 小时内服用预防性抗生素。 损伤神经和肌肉的患者可使用营养神经类、改善微循环类药物,以促进神经、肌肉修复。 手术治疗 如果涉及眶底肌的损伤,但没有视神经受损或颅面出血的情况下,颧骨骨折的手术修复不一定需要立即进行。 手术时间 急性期患者通常会出现明显的肿胀,掩盖眼眶和脸颊畸形以及眼球错位的严重性,但肿胀通常在 2 周内消失,短时间的等待可能会有更为准确的病情评估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 骨折畸形纤维愈合可能会在损伤后 2 到 3 周开始,在年轻患者中可能更早发生,导致难以复位。因此,成人应在头 1 到 2 周内进行手术复位,而儿童应在第一周内进行手术复位。超过 3 周的复位可能需要进行截骨术,超过 4 个月的复位可能需要进行植骨或合成植入物。 手术方式 内口切开复位法。 面部小切口复位法。 颞部切开复位法。 巾钳牵拉法:无需作切口,适合单纯颧弓骨折患者。 冠状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冠状切口隐蔽,面部不留疤痕,是目前常用的手术入路。 疾病发展和转归 单纯性颧骨颧弓骨折预后最好,畸形不明显者甚至不需要手术治疗,而像颧上颌复合体骨折则常常导致较大程度的骨折移位、损伤肌肉、眼球、神经、血管等,造成功能、感觉障碍,大部分可经手术复位恢复。 但若损伤严重或治疗不及时,造成神经、肌肉、眼球等永久性损伤,则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眼睛、颌面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