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角化病目前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疗法,轻症患者无需治疗,注意日常护肤及避免烈日暴晒。局部严重者可以考虑全身治疗、局部治疗、手术治疗,即为口服或涂擦药物,特殊光线照射或手术切除。 全身治疗 维生素 A:疗程 2 月以上,应适量服用,大量口服维生素 A 会有副作用,所以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若效果良好则减量维持治疗,联合维生素 E 应用效果更好。 维甲酸类:近年来,已逐渐用维 A 酸来治疗本病,对于局限型,外用全反式维 A 酸即可生效。过量服用可出现副作用,应在专科医生评估下,遵循医嘱服用药物。系统应用维 A 酸可用于严重患者,其作用机制是促进 DNA 合成,加速生发层的有丝分裂速度,使上皮细胞正常化、颗粒层增厚、角化不全减少,使角化不良恢复正常。比较有效和常用的合成维 A 酸有异维 A 酸、阿维 A 酯及阿维 A,较大量阿维 A 酯能迅速控制皮损症状后,然后逐渐减量改用维持量。 环孢素:一部分患者会发生严重的炎症,环孢素治疗有效,可控制严重发作。继发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与皮损加重有关,应进行积极治疗。 糖皮质激素:主要为强的松,应适量应用,但是应用时间不可过长,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抗生素:增殖性且有恶臭脓痂的皮疹,有必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适用的抗生素。 局部治疗 角质溶解剂:水杨酸类、煤焦油类等外用涂擦于患处可去除鳞屑及痂皮,并使之痊愈。 糖皮质激素:部分糖皮质类激素对小斑片损害,用部分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可使皮损迅速而暂时性的缓解。 氟尿嘧啶:有利于去除皮损,治疗对本病也有一定帮助。 物理治疗 对于肥厚性皮损,冷冻、激光治疗可以达到长期缓解此病的目的,且遗留瘢痕小。 浅层 X 线或境界线照射,可改善症状,若有必要时,可以休息 1 月进行第 2 疗程。 手术治疗 对于肥厚型皮损,擦皮术、手术治疗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缺点是容易形成瘢痕。由于毛囊角化症是伴随终生的遗传性皮肤病,因此无论是在术前、术后还是日常生活中,都需要对患者进行仔细护理。 疾病发展及转归 毛囊角化病主要影响皮肤外观,而对身体健康并没有严重影响;且大多数病例冬季好转或痊愈,皮损经正确规范治疗后,可明显控制病情,不影响正常生活。 毛囊角化病如果不进行治疗,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导致精神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