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姆病的潜伏期,数日至数月,平均 7 日或更长,通常无症状。随后出现慢性游走性红斑、发热、关节炎、心悸、胸痛、头痛等症状。 常见症状有哪些? 第一期(局部皮肤损害期): 发热:体温>37.3 摄氏度。 乏力。 头痛、肌痛。 恶心、呕吐。 慢性游走性红斑:此期最主要的表现,也是莱姆病的特征性症状。蜱虫叮咬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初起于躯干或四肢近端(臀部、腹股沟、上臂、腋窝)。表现为红色的斑疹或丘疹,触摸有灼热感,随后,皮疹从中心向周围扩大,皮疹中央颜色逐渐消退,边缘为红色,呈环状,直径可超过 50 厘米。慢性游走性红斑通常在 3 周内自然消退。也有少部分患者无此表现。 全身或局部淋巴结肿大。 关节炎:关节肿胀、疼痛,以膝关节最多见。 第二期(感染扩散期): 多发生于,起病后 1~4 个月,主要是神经系统、心脏和眼部症状。 神经系统:表现为脑炎、脑膜炎和脑神经损害,患者可出现头嗜睡、昏迷、面瘫、三叉神经痛(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的范围出现疼痛)等症状。 心脏:患者可出现心悸、眩晕、气短、胸痛等不适。 眼部症状:患者可出现眼睛干涩、瘙痒、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第三期(感染持续期): 开始起病后 3~5 个月或更长时间。 莱姆关节炎:大约有 60% 的未经治疗的患者,在 2 年内,出现关节炎症状,表现为反复的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慢性萎缩性肢端皮炎:主要在手背、足背、膝关节或肘后出现,初起皮肤出现淡红斑,数年后皮肤萎缩、硬化。 头痛、面瘫、三叉神经痛等第二期的神经系统症状可反复出现。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关节变形 下肢瘫痪 肌肉萎缩 面部肌肉无力或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