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较小的囊肿也可采用穿刺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病变小者,可在口内做缺口;病变范围大者,手术原则是充分暴露手术部位,可以彻底清除囊肿。 药物治疗 抗感染药:术前通常需使用抗感染药物,如复方新诺明等。体质差的患者需要进行联合用药,如青霉素、甲硝唑和庆大霉素联合使用。细菌对于机体的作用取决于人体免疫力与细菌的致病力。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细菌更易侵入并转移,病变更广泛。提高机体免疫力,能够降低细菌感染的风险,提高手术后的恢复效果。 复方磷酸液:又叫苯酚,是最简单的酚类有机物,一种弱酸。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晶体,有毒。它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可采用药物灌洗法将复方磷酸液灌洗入牙齿部位的囊肿内,此法主要适用于较小的囊肿。基本操作是穿刺囊肿, 抽尽囊液, 进行药物冲洗。临床使用较多的是复方磷酸液等酸性药物,酸可以使囊壁组织凝固坏死, 并可促使骨质增生、囊肿消失。 手术治疗 肿瘤刮除术:病变小者,可在口内做缺口,将颌骨骨质薄弱区凿开, 使囊肿暴露, 完整刮除囊肿, 去除病变周边骨质。病变范围大者,手术原则是充分暴露手术部位,可以彻底清除囊肿。 开窗减压术:开窗部位在口腔前庭囊肿最膨隆的部位,有时选择离囊肿最近处的唇颊侧、靠近牙槽突的区域。切开约 1 厘米×1.5 厘米大小的粘骨膜瓣后,剥除粘骨膜,用骨凿或咬骨钳去除暴露的薄骨片,然后切取同样大小囊壁组织送病理检查。切记用钳子穿通后可能存在的囊腔间隔,要进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然后放入引流条,可以起到消炎消肿的作用。[2] 骨缺损修复术:可以使用药物填充,骨组织填充,软组织填充和骨组织替换材料填充,可以修复缺损的骨骼,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颌骨部分切除术:骨密质和骨松质都属于骨组织,骨组织又构成了骨质。其中骨密质质地致密,抗压抗扭曲性很强,分布于骨表面,但容易受损伤。对于骨密质破坏范围较大的囊肿及多发性大面积的角化囊性瘤,可以采用颌骨部分切除术。目的是切除部分坏死的颌骨,避免骨质破坏范围的进一步扩大[3]。 其他治疗 保守治疗:即根管治疗法,对于小于 1 厘米的肿瘤可以进行根管治疗,在此期间搭配抗炎,抗感染药,可以使囊肿逐渐自动消失。 疾病发展和转归 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造成感染,面部畸形,形成瘘,就像露了一个洞。 如果治疗及时,应用抗菌,消炎,止血药即可恢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