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枫生康复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的省级医疗机构。1956年在具有200余年历史的平乐郭氏正骨基础上建立医院,1959年建立正骨研究所,现在是全国中医骨伤专科医疗中心、全国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单位、全国骨伤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临床药品研究基地、三级甲等中医骨伤科医院、河南省创伤骨科急救中心、河南省脊柱外科研究治疗中心、河南省骨伤康复治疗中心、河南省中医骨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手外、显微外科研究治疗中心、河南省骨病研究治疗中心、河南省颈腰痛研究治疗中心。洛阳正骨、洛阳龙门、洛阳牡丹、洛阳水席并称为洛阳“四绝”。医院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办好各类人员培训班、学历班,弘扬平乐正骨学术。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医院与国内各大医院和世界各国的学术交流频繁,促进了中医骨伤事业的发展。医院加强管理体制创新,引入现代企业经营机制,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深化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强化医院文化建设,遵循“关爱、卓越、健康、和谐”的医院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多次受国家及省、市的表彰和奖励,先后被洛阳市总工会授予“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被河南省中医管理局授予“省文明中医院”,被卫生厅授予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被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中医名院”等荣誉称号。医院非常重视医院文化建设,坚持用优秀的医院文化凝聚职工。提炼传播“关爱、卓越、健康、和谐”的服务理念,引导职工围绕“传承创新、弘扬正骨医术,关爱生命、创造健康人生”的服务目标努力工作;开展以科室为单位的集体生日活动、“快乐团队”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使职工能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蓬勃向上的活力;建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的体系,开展创建学习型医院活动;导入CIS系统,制定员工行为规范,开展人文素质、礼仪规范培训,倡导医患“零距离”沟通,实行宾馆化服务,改进服务流程,使医院各个环节尽力彰显规范化、人性化、个性化。
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洛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洛阳市康复医院)始建于1910年,是豫西地区建院较早、具有百余年建院史的综合性三级公立医院。是国家“一带一路医疗服务网络中心”医院,洛阳市唯一一家红十字医院,洛阳市眼科医院、洛阳市康复医院,也是北京安贞医院和西交大一附院的协作医院。下辖瀍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由30家医疗机构组成的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医院现有职工1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32人,中级职称255人),开放床位650张,设置临床医技科室48个,拥有上亿元的现代化医疗设备,能为患者提供可靠的医疗保障。
眼科为洛阳市的重点专科,在豫西地区享有盛誉。在洛阳,“看眼病到一院”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现该科为“河南省白内障复明技术指导中心洛阳分中心”、“视觉第一,中国行动”指定医院、“河南省眼科重点专科网络洛阳分中心”和“河南省重点临床特色专科”。白内障年手术例数居河南省市级医院前列。
耳鼻咽喉科,是豫西地区率先开展耳鼻咽喉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专业学科,是洛阳市医学会确定的重点特色科室。该科拥有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和适应现代诊疗需求的先进医疗设备,对耳鼻咽喉常见的疑难杂症疾病能进行有效的治疗,在社会上享有盛誉。
中医妇科(洛阳市中医妇科研究所)为洛阳市重点专科,为河南省4大优势专科、省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河南省中医妇科继续教育基地,先后被授予洛阳市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现已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年就诊患者达50000余人次,其中外埠病人占1/3以上,充分显示了该科的优势。
神经内科是洛阳地区独立建科较早的科室,为洛阳市的重点专科。经过数十年发展,已成为集临床、科研、教学、康复、预防于一体的综合科室,是中国卒中学会认证的三级卒中中心,红手环志愿者单位,科室专业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梯队合理,诊疗设备先进。
普通外科为洛阳重点培育学科。拥有先进的德国产PLUS100激光碎石机,在河南省率先引进胆道子镜,在复杂高难度手术方面具有较高水平,深受患者赞誉,在洛阳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医院的胸外科、消化内科、呼吸科的医疗技术水平在洛阳地区也处于领先地位。
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治院严谨,理念超前,全院广大职工牢记医者初心,医德医风优良。现经过前期的努力和协调,医院拟在现址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力争快速把医院建成“特色专科突出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展示了医院更好的发展前景。
栾川县康复医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1月26日,注册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关镇兴华西路与八一路交叉口,法定代表人为董战柱。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医疗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