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有人提到“发物”这一概念,尤其是有人患病的情况下,更是要少吃发物,那么发物到底是什么呢?中医所谓“发物”,顾名思义,就是能诱发疾病的食物,这些食物可以被分为寒性食物和热性食物。在中医古籍里,有一句名言:“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说明了病在人体内部形成的过程是十分缓慢的,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到达病发的临界点。而一旦人体失去了阴阳平衡,就很容易诱发或加重某些疾病,甚至可能诱发一些慢性疾病。
寒性发物是引起人体内部温度下降的食物,常见的包括生冷的食物比如凉茶,凉水,冰激凌等。这些食物的寒性过重,容易引起腹泻,腹痛,肠绞痛等症状,从而影响人体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此外,寒性发物还包括芹菜,冬瓜,苦瓜等蔬菜以及海鲜中的蟹,虾,蛤等,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胃寒,腹泻,水肿等症状。因此,在季节交替之际,我们应该少吃这些寒性发物,尽量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此外,经常运动可以增加人体的代谢速度,提升身体自我调节的能力,有利于保持身体的健康。
再来说说热性发物。我们最常见的热性发物应该是羊肉吧。在夏天,很多人都喜欢吃火锅,羊肉是不可或缺的食材之一。但是,羊肉属于热性发物,容易引起内火上炎、口腔溃疡、痤疮等症状。此外,中医古籍中还提到了一些其他的热性发物,比如葱、蒜、辣椒等调味品。这些调料虽然能让我们的口感更加鲜美,但长期食用容易引起口舌生疮、便秘、牙龈出血等症状。
在中医中,阴阳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概念,而“发物”就是能够破坏阴阳平衡的元凶之一。因此,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和气候环境来选择食物,保证阴阳平衡,从而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中医饮食一直都非常注重“药食同源”,即食物也可以成为治疗疾病的“药物”。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均衡,合理搭配食物,让健康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疾病的发生虽然可能涉及因素众多,但饮食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通过正确的饮食习惯,我们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加重,从而维护身体健康。同时,我们也需要重视心态和情绪方面的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更好地对抗各种疾病的侵袭。
注:图片源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