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科疾病,如雀斑、黄褐斑、晒斑、老年斑等。最近我就接诊了一位中年女性,她发现自己脸上长了色斑,在没有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就自行尝试了一些民间偏方,导致脸部皮肤过敏。
经过我的查看,发现这位女性长的其实是老年斑,医学上称为:脂溢性角化病,发病原因暂不明确,可能与年纪、日照时间、家族遗传、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细胞凋亡等有关。可发生在除黏膜、手掌、脚掌以外的任何部位,多数出现在面部、颈部这类受太阳直射时间较长的部位,临床上可表现为椭圆形、略高于皮肤表面、棕褐色或黑色、界限分明粘连的斑块[1]。
老年斑形成机制是一种良性表皮内肿瘤,由于角质形成细胞成熟缓慢而引起。早期皮疹小且扁平、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或呈乳头瘤状,为淡黄褐或紫褐色,由于细胞凋亡、炎症刺激等原因可逐渐增大。老年斑在临床表现上具有变异性,可以模拟其他皮肤病的生长,在临床诊断上容易与扁平疣、色素痣、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混淆,不明确诊断可手术切除并行病理形态检查[2]。
那么老年斑是否有癌变的可能呢?研究表明老年斑病程缓慢,但极少癌变。如果在短时期爆发大量的老年斑且伴有刺痛、瘙痒、不规则增生等不适时应警惕是不是得了内脏相关肿瘤,也就是Leser-Trelat征,某些皮肤改变可以作为肿瘤诊断的依据之一,当出现以上症状时应进行相关的排癌检查[3]。肿瘤会导致皮肤改变是因为其分泌的激素或类激素物质,导致表皮增值并使老年斑迅速发展,因此以下人群有必要对皮损部位进行免疫组化分析:①突然出诊合并老年斑;②老年斑突然出现形态上改变;③合并黑棘皮病或其他副肿瘤皮肤表现;④有老年斑合并恶性肿瘤家族史的人群[4]。
一般来说Leser-Trelat征合并腺癌,也合并其他常见的恶性肿瘤如:淋巴瘤、乳腺瘤、肺鳞状细胞癌,还包括黑色素神经纤维肉瘤、白血病、肝细胞癌、卵巢腺癌、其他胃肠道恶性肿瘤和骨肉瘤。Leser-Trelat征发病机制还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有关;另一种可能的发病机制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特别是在年纪大,免疫力低的人群中更容易感染[4]。
老年斑虽然癌变几率很小,但由于数量多会影响美观,容易加重精神上的压力和自卑。目前临床上治疗老年斑的方法有很多,大部分都能取得很高的治愈率,但是治疗后伴随的疤痕和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还需要给予重视。
参考文献
1.张志强,王志强.皮肤表皮肿瘤的研究进展[J].Churchill Livingstone,2002.765-771.
2.高密,高慧.脂溢性角化的治疗进展[J].中国医疗美容,2020.10.009.
3.Lynch HT,Fusaro RM,Pester JA.Leser-Trelat征与乳腺癌的关系[J].中国医学杂志,1982.19.
4.刘红兵,陈用军,孙津明.初诊为脂溢性角化病的Leser-Tralet症1例[J].中国全科医学.2013.02-16.